企业博物馆

企业博物馆

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资讯-交流 > 正文
发布人:企业博物馆
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和企业家精神
时间:2022-06-01浏览量:1132 次

2022年5月18日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

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和企业家精神-企业博物馆

原无锡市锡山区副区长孙建南老师于5月18日在第五届企业博物馆发展论坛暨《江苏省工业博物馆地图》编撰发布会上,作了题为“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和企业家精神”的专题演讲。

在演讲中,他介绍了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的功能布局,并以翔实的数据、丰富的实例和切身的感受揭示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尤其是在江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凝练出的“四千四万”精神对当今发展的深远意义。

无锡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是全国唯一收藏乡镇企业发展历史各阶段文史资料和文物的博物馆,坐落在我国第一家集体性质的社队工业——春雷造船厂旧址之上。

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和企业家精神-企业博物馆

春雷造船厂旧址

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和企业家精神-企业博物馆

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

2008年4月,经中国农业部乡镇企业局批复筹建;2010年7月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2021年6月提升改造后焕新开放。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总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1万平方米,整体建筑为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风格,主要由室内展示场馆和室外春雷造船厂旧址两部分组成。室内展区共计4570平方米,依次由《潮起江南》《创业之路》《名动华夏》《风起云涌》《四千四万》《大江大河》《乡村振兴》等七大篇章组成,主要展示我国乡镇企业的历史成就、区域发展和探索之路。春雷造船厂旧址现存船坞五座,作为乡镇企业萌芽的印证,是20世纪重要的工业遗产,2011年12月被评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生动展示了乡镇企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乡镇企业从无到有到不断发展壮大,也是“四千四万”精神的锻造凝炼过程。乡镇企业坚守“四千四万”的精神信仰,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农民致富的崭新道路;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崭新道路;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导性实践;开创了有中国特色改造农民小生产者的有效途径,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四千四万精神是指:“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四千四万精神是农民企业家和干部群众在艰苦创业中形成的,他是一个又一个乡镇企业家艰苦创业的可歌可泣的生动例子组成的,是中国农民企业家的群体精神的写照。四千四万精神闯出了著名的苏南模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功绩。

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和企业家精神-企业博物馆

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突破了苏南广大农村地区单一农业经济的格局。当时的无锡县领导作出了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忙时务农,闲时务工,亦工亦农,释放出了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有效地解决了三农问题(农村、农民),从而使苏南农村提前进入了小康社会。

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和企业家精神-企业博物馆

1983年至1984年两年里,当年的无锡县15万农民转移到乡镇企业。到1995年,从事二、三产业的已有38.79万人,占农村劳动者总人数的81.3%。全县农民收入人均42090元,其中从乡镇企业所得的占71.8%。实践证明:单纯手动劳动的农业,农民摆脱不了贫困。1965年,无锡县农民从生产队分配所得仅79.15元,比1958年增收18.79元,年均仅增2.6元。1987年,无锡市乡镇企业数量达到11500多家,乡镇工业在农村经济农副工三业中的比重占到96.18%,农民非农收入总收入的比重由22.5%提高到67%,农民人均收入从156元增加到853元,翻了两番多,农民存款从近3亿元增加到12亿元,80%的农户盖了新房。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无锡农村地区走出了一条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商不活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

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声,率先提出以市场趋向为主,突破了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模式,乡镇企业初创时面对的是“四无”状态(无原材料、无市场、无技术、无资金),当时有一句话叫做出路出路,出去才有路,丢去等、靠、要,出门找市场。当时无锡县有一支庞大的供销队伍号称有上万采购员,他们披星戴月,跑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形成了“供销员”经济。他们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为乡镇企业的生产找来了原材料,为乡镇企业的产品找到了市场,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补充。乡镇企业的发展,还促进了流通领域多渠道的形成,促成了农村专业市场的发展和全国生产资料市场的建立。

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和企业家精神-企业博物馆

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成为工业战线突破大锅饭的先行军。无锡市惠山区的堰桥善于探索,善于体制创新,在1982年提出了把工厂“包”字引进——“工人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报酬能高能低”,按照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进行利益分配。工厂一包到底,无锡市委及时总结了他们的经验。江苏省委发出了通知学习堰桥经验。人民日报在1984年头版头条作了报导,称堰桥为工业战线上的“小岗村”。堰桥“一包三改”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推动了乡镇企业飞速发展。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使知识分子和广大技术人员有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乡镇企业家们巧妙地用“星期天工程师”的途径引智、引才,吸引了大城市工业的优质人才资源,填补了乡镇企业发展技术、人才的短缺。

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是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的重要因素。乡镇工业的出现,使现代工业开始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附近农村的村办工业也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打开了空间,提供了财力支撑。原无锡县在1996年~2000年区间,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地方财政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撑,更为农村城镇化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城乡建设日新月异。新城区的道路框架迅速形成,供气、供水延伸增容,环卫设施配套完善,影剧院、文化广场、图书馆、展览馆、省天一高级中学、四星级宾馆等城市功能配套齐全。小城镇建设也如火如荼。至2000年,区规内城镇建成面积64平方公里,集聚人口超过了5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2%。

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异军。这支“异军”不仅在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成为主力军,也为国家税收、就业提供了一条宽阔的渠道。乡镇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方面。乡镇企业开始只是农村多种经营的组成部分。当时的社队工业从属于农林牧副渔诸业中的副业,叫做工副业。1970年,无锡县的农业比重为59.2%,副业为19.2%,工业为21.6%。十年发展,到了1980年,工业比重上升为80.3%。乡镇企业进入了“黄金时代”,乡镇企业也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又进一步发展到“三分天下有其二”,到1988年乡镇企业的总产值已占全部产值的89.9%。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以先富带后富,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简称为“三为主一共同”。后来,又有人加了“两协调”即工业与农业、经济与社会两协调。在此基础上,经费孝通同志提炼、升华为“苏南模式”。(以集体经济为主,以乡镇企业为主,以市场取向为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苏南模式,与当时的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一起,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一种发展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和企业家精神-企业博物馆

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探索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新路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九十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的低水平重复,一部分工厂盲目集资,使集体经济受到了冲击。当时的干部发扬了四千四万精神,大胆推广企业转制,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把集体经济的乡镇企业果断转制为民营企业,大大激发了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了产品升级,形成了21世纪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形成了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合作经济良好互动发展的混合型经济的局面,使生产力又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为乡镇振兴提供了产业与物质基础,为农村的共同富裕积累了资金。乡镇企业是解决农村社会问题、固基层政权的重要保证。拥军优属、当兵服役、计划生育、修桥铺路、扶贫帮困、鳏寡孤独,开门七件事,件件离不开村。没有乡镇企业,这些社会负担就是沉重的包袱。70年代,一个村没有10万元开不了门,80年代50万元,90年代100万元,所有这些支出,都是乡镇工业提供的。乡镇企业,不仅提供了减轻农民负担、解决农村社会问题的物质保证,同时对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基础,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和企业家精神-企业博物馆

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为苏南地区留下的四千四万精神:踏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历尽千难万险,这是乡镇企业家们迸发出的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线领导们发扬出的敢于担当、勇于探索、善于服务的务实精神;放下手中农具、穿上工装的农民发扬的白天黑夜连轴转、对外拿起人造革的公文包跑市场采购原材料、推销产品的务实精神。这三种力量拧成一股绳,弘扬了无锡乡镇企业的四千四万精神。原无锡县的乡镇企业用占全国1%的土地养活了6%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农村10%的国民生产总值。四千四万精神是一种顶石破土的力量,她体现了乡镇企业的人敢闯敢拼的担当精神、善于突破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领跑精神、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和企业家精神-企业博物馆

传承与发扬四千四万精神,必须要以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新的姿态,去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和不断出现的问题。发扬四千四万精神就是,敢为人先、只争朝夕,善于创新、锐意进取又求真务实,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记录了乡镇企业的历史足迹和四千四万精神的形成过程,博物馆作为精神传承的一个平台和载体,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和充实博物馆的内容,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文章来源:“企业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评论